滚动资讯

腐竹香飘数百年,还是这个味
发布时间:2020-08-07   来源:湖南日报  作者:

湖南日报记者 李秉钧 通讯员 许群飞

灶上竹竿“贴满”腐皮,“明星工人”李赛法手法熟练地在忙碌……8月3日,记者走进永兴县湘阴渡街道田心村赛法手工腐竹加工合作社,香气扑面而来。

腐竹又称豆腐皮,是湘南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品之一,薄薄的腐皮蕴藏着祖辈们的传统技艺,也凝聚着年轻一代的创新智慧。在田心村,年长的村民们靠着老手艺,起早贪黑制作豆腐皮,数百年来依然保持着“家乡的味道”。

夏日炙烤,腐竹制作员开始晾晒豆子,50岁的贫困村民曹淑英边晒边挑选黄豆,这是30年前婆婆传授给她的手艺。曹淑英说:“纯手工腐竹制作要经过选豆、烘豆、磨瓣、去皮、泡豆、磨浆、煮浆、甩浆、分锅、结皮、晒干等11道工序,技艺复杂。”说完,她指着身旁的合作社负责人李赛法说,他是腐竹制作专家。

经浸泡后的黄豆颗粒饱满。李赛法边磨豆浆边说,腐竹制作工序中,磨浆首当其冲。豆子有好的有差一点的,差一点的就泡2公斤多水,好一点的就泡3公斤水,用水很讲究。

做腐竹看似简单,其实藏着玄机,即便是做了几十年的老师傅,也不敢含糊。“火候大小直接关系腐竹的品质,我们家家户户都会有七八个盘口大的平底锅,用于制作腐竹时给豆浆加热。”李赛法边说,边给煮豆浆的大锅不断加火。30多平方米的作坊里热气蒸腾,浆香四溢。这股香味,已飘了数百年。

几分钟后,豆浆表面凝结起淡黄色的皮状物。几名女工眼疾手快,沿着锅边揭起滚烫的腐膜,往灶上竹竿贴去。

李赛法靠着做腐竹这个营生,不仅自己家里脱了贫,还建立合作社,带动贫困村民一起脱贫。贫困村民雷运亮把“贴满”腐皮的竹竿一一搬到室外晾晒。他说:“我们10多名贫困人员在合作社务工有收入,自己在家作的腐竹如果不好卖的话,也可以由合作社统购统销。”

李赛法告诉记者,合作社是在街道、村及扶贫队帮扶下建起来的。目前,合作社已带动建成15家腐竹加工作坊,去年产量共达2万多公斤,销售额100万余元。今年,他们利用腐竹剩渣,又发展养猪、养鱼项目。在这些项目带动下,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。


郴州要闻

文明机关

形象推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