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动资讯

龙须草的美丽“蝶变”
发布时间:2018-07-11   来源:华声在线  作者:

  


  6月27日,临武县舜峰镇杜家村,龙须草编织技艺传承基地,技工在编织草席。

  


  用龙须草编成篮子、扇子等物品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

  


  蒋佩元老人用木锤在青石上锤打龙须草,草平整光滑了,才能编织草席。

  


  龙须草席的编织工艺讲究,纹路须紧密结实。

  


  6月25日,临武县舜峰镇藕塘坪村,村民将晒好的龙须草运到县城销售。

  


  西瑶乡铁钉寨,胡晓琴(左)在村民蒋显财的帮助下,攀爬陡壁。龙须草多生长在悬崖陡壁,采摘难度较高。

  


  一米长以上的龙须草才适合编织。采时不能摘断、不能破坏,要保留一部分没有长成的草,等待来年继续采。

  


  村民水煮刚采摘的龙须草。通过“三煮三晒”“两浸两露”等工序,绿草变成黄色或白色后才能编织。

  


  6月25日下午,临武县舜峰镇藕塘坪村,62岁的罗全嘉老人在收晒好的龙须草。

  


  胡晓琴展示她最满意的《龙凤呈祥》龙须草席。编织一床草席需花大半个月时间。


  在湘南山区,龙须草是常见的野生植物。

  但在临武县,这种野草却是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原材料:他们将龙须草编成草席或工艺品出售。临武龙须草席,有着600多年的历史,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,故又称“龙须贡席”。 1954年,在德国莱比锡世界工艺品博览会上,它被誉为“世界独有的手工艺品”。

  每年六月,是采摘、加工龙须草的最佳季节。记者近日来到临武县,见证了龙须草的美丽“蝶变”。

  海拔1500多米的临武县西瑶乡铁钉寨山下一处山涧,潮湿的陡坡上长满了绿绿葱葱的龙须草。 6月26日清晨,村民手脚并用地攀上陡坡,小心翼翼地一根根采摘龙须草,然后捆好带下山。

  采摘下的龙须草要马上进行加工,通过“三煮三晒”“两浸两露”等工序,直至绿草变成黄色或白色,再一根根挑选草料,将带有麻点或脆硬的草剔除。

  龙须草席的生产工艺十分讲究,有采草、煮草、晒草、配料、修剪、清洗、晾干、锤草、刀刮、编席等十几道工序,编织的花纹有波状及人字纹、棱字纹等式样。编织一床龙须草席最少要用6000多根龙须草,需耗时15天左右。

  龙须草席的编织纯靠手工,生产效率较低。受机械生产的其他草席的影响,龙须草席的市场一度萎缩,使其编织技艺进入了濒临失传的窘境。在被称为“草席村”的临武县舜峰镇大岭村,只剩下几个60多岁的老人会手工编织。

  近年,临武县加大了对龙须草席编织技艺的传承和保护。2014年,郴州市将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
  胡晓琴是临武龙须草席编织技艺的传承人,她10岁开始跟着奶奶和妈妈学编草席。1988年,她曾被国家派到非洲传授草编技艺。近年,她成立了湘菲编织工艺品有限公司,免费培训村民,统一收购、销售产品,带动了100多名农村妇女和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。为适应市场需要,她还开发了龙须草编篮子、扇子、手提包、太阳帽和坐垫等20多个品种的产品。

  “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!期盼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守住这门老手艺,并将它传承下去。”胡晓琴信心满满地说。

  (湖南日报·华声在线 记者 郭立亮)


郴州要闻

文明机关

形象推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