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动资讯

风雨兼程不凡路 奋发有为谱华章
——纪念郴州市三中办学70周年
发布时间:2016-09-27   来源:华声在线郴州频道  作者:莫梅兵 吴雨 周文

  一流的教学力量

  【“能打胜仗”的一流师资队伍,托起“特色教育”的美好希望】

  教学水平决定教学质量,整合以来,学校在原有择优选拔出来的339位教师的基础上,吸引了一批来自省内外的名优特教师和高学历教师加盟团队。目前,学校有特级教师李志鹏、欧昌辉,全国“巾帼师德模范”、“优秀班主任”刘慧芳,全国“优秀教师”、湖南省“一等功”获得者李日光,全国“优秀班主任”刘贞建,郴州市“优秀教师”曹宏浩、李世英、陈利人,北湖区“十佳班主任”肖玉萍、欧昌辉、卢丽华,北湖区“十佳教学能手”张小平、李外香、何小文 、李兰兵,北湖区“十佳师德标兵”尹日斌,北湖区“百佳教师”汤媛、侯茂文、曹仁斌、周文雪等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为学校实现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近年来,学校坚持不懈抓队伍建设,着力提升教师素养。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,每年开展“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”、“高三教学视导”“学考教学技能大赛”“小题目、全覆盖”等校本课题研究活动,构建特色鲜明的校本教研体系,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,成就了一支具有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、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、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、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、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。

  积极推动教师“走出去,引进来”,几年来,郴州市三中陆续有赵波、曹春波、何魁波、李潘等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比武一等奖,邓仁刚、卢恒旭、陈云峰、李平、钟丹、罗香云、林立芳等教师获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,先后有400多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级、省级正式刊物发表或获奖。学校先后被评为“湖南省新课改样板学校”、“湖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先进学校”、湖南省“‘十一五’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优秀单位”、“湖南省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单位”,2014年,学校成功创建“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学校”,2015年,成功创建“湖南省安全文明示范学校”,顺利通过市级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”建设的考核验收。

  今天,学校教职工已发展至353名,其中特级教师2名,高级教师114名,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、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71人,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1人。师资队伍呈年轻化、专业化,中青年教师占比达70%以上,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,也是学校挑战未来新高度中坚力量。

  不仅如此,记者还了解到,郴州市三中通过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轮岗制,坚持“教师发展学校”的学校教师观、发展观,使优秀的一线教师通过竞聘选拔成为学校中层管理骨干。在全校范围内经过民主推荐、组织考察、充分酝酿、集体讨论以及任前公示等环节择优选拔中层干部。目前,学校共有中层干部44名,均由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,他们既是教学一线的骨干,又具有较强的管理才能和奉献精神,实现了干部队伍的知识化、年轻化、专业化,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坚持在教学一线,带头教其所学,教其所长,努力为广大教师做好服务工作。

  六一青年教职工亲子活动

  一流的教学评价模式

  学校追求“高质量、有特色、现代化”的办学目标,坚持科研兴校,质量强校,在三中求生存、谋发展、树品牌的过程中,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,狠抓教学质量。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,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,”学校党总支书记宁洁认为:三中既是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学校,也是一所亟待发展、振翅欲飞的新学校,为此,学校时刻注意培养老师们的危机意识,增强老师们责任感和紧迫感,推动老师们认清形势,树立“教学育人的质量就是三中的生命”这一思想。逐渐形成了管理人员用心抓管理,一线教师用心做教育的良好局面。

  采访中,老师们告诉记者,转化后进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走进学生的心灵。为此,学校教师深入理解教学规律,时刻把握学生的愿望与期待,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的基本点。学校鼓励教师以学校的教学理念为依据,从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出发,改进教学方法,打造孩子们喜欢的课堂。在遵循孩子们学习心理规律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教学的内在规律,构建自主互动的新型课堂。面向全体学生,积极帮助学困生,让学生们愿意学习,自觉学习,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。

  在三中教育教学过程中,特色之一就是大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,不以学习成绩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,不唯分数论成绩,为学生成才积极提供条件,创设平台。各班可以根据年级要求,对学生进行分层疏导与教育。按照学校制定的高考和学考管理目标,年级组和班级联合制定双困生转化跟踪卡和目标生辅导跟踪卡,要求班主任将目标对象分解到各个科任老师,并在每月进行检查与评估,同时指定优秀学生帮助学困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,补习基础。

  《郴州市三中教师教学成绩评价量化方案》中对老师们的教学提出了“同层次班级人平总分不能低于班级最高分3%,同层次单科成绩人平分不能低于最高人平分6%”的概念。从横向班级总成绩、学科成绩、同层次学科排名、学科进步、学科退步、学生成绩市排名、文理科分段人数到纵向上线人数分析、表扬学科和任课教师、批评学科和任课教师等多维度比较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,多角度、多层次对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成绩进行综合量化评比。

  在三中,学生没有优劣之分。为了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、查漏补缺,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了“培优辅差”的教学方式——通过考试晒出学生的弱势学科和不足,进而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集中开设培优、辅差的辅导班,年级安排优秀老师辅导,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,自由选择培优或是辅差,达到突出优势不偏科、均衡发展齐进步的目的。这种人性化的教学辅导模式,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,一届一届最初偏科的学生经过辅导考进理想大学,得到学生和家长们高度赞誉。

  一流的教学特色

  【形成学校特色,打造教育精品】

  为抓好学生的专业训练、课外体育活动、课间活动和体育课的质量,学校成立体艺处,由分管副校长抓体艺教学工作,形成了立体抓体艺教学活动的管理格局。在狠抓文化教育的同时,注重体艺特色教学。多年来,三中积极探索新型体艺教学模式,狠抓内部管理,全面提高教育质量,走出了一条求真务实的体艺教学管理工作之路,铸就了郴州市特色教育品牌。2012年来,学校共有400余名体艺特长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、武汉体育学院、中国戏曲学院、中国美院、鲁迅美术学院、武汉音乐学院、星海音乐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。今年,又有郑航、邓惠丹等多位同学美术专业高考超中央美院、中国美院录取线。体育专业生先后在国际国内中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得100余枚金牌、110余枚银牌、100余枚铜牌,培养了1名健将级运动员、42名国家一级运动员,百余名国家二级运动员。现在的郴州市三中,是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“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”“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先进会员学校”“中南大学体育后备人才基地”“湘潭大学体育后备人才基地”。

  学校每年举办一届“三节一会”(体育节、艺术节、科技节、学习经验交流会),其中体育比赛项目几乎涵盖了中学体育竞技、运动的基础项目,既注重竞技性,更考虑学生的参与面,平均每班学生参与面达到90%以上。在活动中,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,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管理水平,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生命光彩。

  “三节一会”文艺汇演

  教职工运动会风采

  学生竞技风采

  一流的教学成绩

  【奋发图强勤为先,师生勇为出硕果】

  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,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。郴州市三中的办学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:2010年,刘炳桂同学以699分的成绩获全市高考理科状元,被清华大学录取;2011年,郭叶花、张健分别以655分和643分的成绩,被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录取;2012届高三在7A学生只有56人的情况下,实现了二本以上上线168人;2013届高三在7A学生只有63人的情况下,实现了一本上线70人,二本以上上线270人;2014年在7A学生只有43人的情况下,实现了高考纯文化一本上线71人,二本以上上线299人,总上线率达98%,其中杨琳娜同学以659分的成绩荣获全市理科状元;2015届高三7A学生只有105人,高考二本以上上线326人;2016年,967人参加高考,二本以上上线345人,大量中考成绩平平的学生通过三中的培养,考上了重点大学。郴州市三中用行动和成绩兑现了“让普通学生变优秀,优秀学生更优秀”的社会承若。

  随着郴州市三中校纪校风和教学质量的节节飙升,学校成绩日益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,生源质量连年大幅提升。吸引了大量优秀学生涌向三中就读,高一新生7A人数屡创新高,短短几年,已由整合之初的几十个增加到百余个,再到2015年的316个,今年,学校已收到来自市区初中学校的350余名7A学生的就读意向书。

  教书育人书长卷,郴州三中添锦绣。未来,郴州市三中将再接再厉,力争在几年时间内把学校打造成为全市环境最美、设施最优、管理最严、校风最好、质量最高、进步最快的高中学校,强势挤进全市普通高中的前列,为使学校成为别具风格、充满活力、质量上乘、令人向往的求学殿堂而谱写新的篇章。

【编辑:陈实】

[上一页1  2 

郴州要闻

文明机关

形象推广